花甜否定了趙靜陽的“旋渦”二字,她用了一個更確切的詞來代替北區經理調職事件——臺風眼。
眾所周知,臺風眼是臺風里的小晴天,眼區風平浪靜,但后面有狂風暴雨。
在看似風平浪靜的會議之后,刮起的第一場風是在會議結束后的第三天,胡蘇第一次提出了內推人選。
不出成念的揣測,唯一的人選是胡蘇各方面看上去還不錯的學妹,嘉遠分行經理陳敏敏。
從業經歷和過往成績著實搶眼,但依舊被成念打上了“還不錯”的標簽。三十二歲,未婚大齡女青年。
這是一個可以抹殺其他優勢的大劣勢。
那次會議上成念從被胡蘇打了一個措手不及到被迫接受,這口氣就一直梗在嗓子眼,而那次的勝利似乎讓胡蘇飄飄然忘乎所以。
自HR發出內推通知后,三十六家分行共收到內推郵件五十封,囊括了分行經理、副理、主任以及優秀員工。
這些都屬于營銷條線上響當當的人物,每個月績效表上排名的前五十,總是能被記住的。
陳敏敏算得上優秀,但不是最優秀,然而胡蘇卻連表面功夫都不愿意做,說是內推,隱含意思卻很清晰。
“我認為在這么多人中,從學歷、經驗、管理、組織、協調能力綜合來看,唯有陳敏敏最合適?!?br>
這幾年營銷部的成績越來越好,胡蘇已然把自己當成了公司最大的功臣,任何部門任何人都應該為營銷部服務,她不是遠盛最高位置上的人,卻因為成績,成了具有最大話語權的人。
就在成念面對胡蘇這封幾乎人選落地的郵件上陷入沉思時,一封新郵件讓她失控地笑出了聲。
胡蘇的部下,江城分行一部的顧蘅把內推的郵件再次發送了一遍。
時間很巧妙,在胡蘇發出內推郵件后的十分鐘,內容也很有意思,跟三天前發送的完全一樣。
要不是胡蘇的郵件沒有抄送各分行經理,顧蘅這行為分明就是內通總部并直接挑釁其上級胡蘇。
北區經理一職,因為在月度會議上小題大做地拎出來討論過,而提議通過后由胡蘇發起該職位內推規則,抄送了與會的蔣秘以及各部門總,故而下屬分行內推郵件也一致地在原郵件上進行了回復。
成念由己度人,不論是誰,在這個節點收到顧蘅的郵件就有了幾分微妙。
誰也不信顧蘅這封郵件是誤操作,那么,是誰泄露了消息?而讓顧蘅挑戰胡蘇權威的趙靜陽又有什么過人之處?
部門總們剔除成念以及胡蘇,大家的關注都集中在第一點。
總部為什么從來不提升分行員工到總部,是因為總部不愿與分行建立密切的關系,這并不是畏懼營銷部人員眾多,調來的人有大多數分行員工的支持,分行員工的支持在總部的升遷過程中并不能起多大作用,頂多能幫助坐到營銷總的位置上。
遠盛的核心競爭力并不在于產品賣出了多少,而是產品是什么。
研究院分析全球形勢,產研部推出最佳項目,收益最大化,風險最小化,這才是遠盛穩健運營的關鍵所在。
最容易出現問題的是產研部,而更為可怕的是,如果掌控營銷條線的營銷總,甚至接觸到一手市場的區域經理,一旦跟產研部走得過近,很容易出現串通事件,從而導致項目風險評估作假。只要有一個項目作假,整個遠盛就會信譽崩塌陷入丑聞。
制定這個政策,并不是針對丁嚴推薦了胡蘇,也不是因噎廢食、故步自封,這條規定,從遠盛成立之初就寫進了條例。
因為遠盛的前身盛元金融,就是因為產品經理串通第三方項目負責人套取資金,從而導致盛元資金鏈斷裂。
這是血的教訓,因此產研部在產品市場調查的時候更會有法務部的監管人員隨行。
這也是趙靜陽不愿意調入總部的原因。
她在分行三年已經升到分行副理,也算是事業小成,行內人際關系和諧,客戶們都明辨事理,她沒有什么工作壓力,更沒有什么生活壓力。
但到總部就不一樣了。
北區一共八個城市,十一家分行,她得頻繁出差,這對于戀家又沒有太多事業心的趙靜陽來說,總部原本不在她考慮范圍之內。
“靜陽,你的能力不該局限在分行、局限在銷售上面。
“我看過你大學四年組織過的活動,十個活動中有七個是關于慈善。
“你當初選擇銷售,是因為收入高,可以更好地去做你的慈善項目。
“你認為慈善機構精力有限,不能關注到所有需要幫助的人。
“你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是遠盛可以。
“蔣秘是受了董事長資助才走到今天的,遠盛可以讓更多的人獲得幫助。
“你應該去遠盛說服蔣秘,這對遠盛來說,是一件錦上添花的事情。
“當然我讓你去說服蔣秘,并不是讓你拿著你的經歷去賣慘,而是你可以讓這個項目真正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你的經歷是你不會濫用職權、以權謀私的最佳保障?!?br>
趙靜陽不是趙漢生的親生女兒。十年前母親失蹤,父親為了尋找母親疲勞駕駛未能避開迎面而來的失控車輛而意外身故。母親那邊的親戚認為母親的失蹤是因為跟家里發生糾紛,單方面切斷所有來往,而父親這邊的親戚為了父親的保險金爭吵不休。
未成年的她被送到了福利院,是趙教授領養并資助她長大。
她不是一個高尚的人,慈善這件事拿出來說甚至會有人說她偽善、沽名釣譽,但她只是愿意盡自己所能,回饋這個社會。
她猶豫再三,同意了顧蘅的建議。
但趙靜陽不知道顧蘅這第二封郵件,也不知道這封郵件又引起了怎樣的后續反應。
作為顧蘅的直接領導,尤其顧蘅是作為開創遠盛市場的第一批分行經理,胡蘇一直不太爽顧蘅。
資歷老并帶出了一批分行經理,有一定的名氣,出了問題,分行經理們會先求助于顧蘅,這就讓胡蘇如鯁在喉,偏偏顧蘅滑不溜秋找不到把柄。
顧蘅這封郵件讓她體會到了極大的危機,顧蘅在遠盛高層有人,而她,雖然是丁嚴推薦來的遠盛,但為了避嫌,她很少去北邊的產研部。
顧蘅把挑釁擺上了桌面,而且是攤開在所有的高層面前。
她要是忍了這口氣,便是她一個堂堂部門總向分行經理低頭。故而在顧蘅那封郵件上,她直接駁回了顧蘅的推薦,駁回理由很簡單:學歷低、年輕、管理經驗缺乏。
當然,保留了原郵件的各個抄送人。
成念驚呆了!
這讓她十分懷疑胡蘇雙商掉線,失去了理智。
驚呆的不只成念,眾人都認為胡蘇失去了體面,更是將私心擺在了臺面上。
除了我的人,我都看不上,我不會讓她們晉升。
如此放縱私欲便不是一個成功的部門總。
營銷部最大的問題赤裸裸地自發地暴露出來了。
成念猜測這就是為什么蔣秘會同意當初這個提議。蔣秘代表盛董事長,擁有一票否決權,但這個權利他從來沒使用過。
蔣秘在遠盛十年,中間離開遠盛去沃頓進修三年,這三年丁嚴異軍突起,差點成為第二個蔣秘。
為什么差一點呢?蔣秘歸來后董事長再次將遠盛托付到蔣秘手上。
遠盛員工從那時候也就明白,丁嚴離蔣秘一步之遙,可這一步,只要董事長在,他永遠都跨不過去。
蔣秘并沒有因此而打壓丁嚴,這些年來一直維持著和平,而每次的部門會議上,丁嚴總是挑釁蔣秘的權威。
在成念看來,并不是蔣秘怕事兒,也不是要保持什么平衡,即使丁嚴三年在公司有了不少嫡系,但現在社會不缺人,把人清理出去也不是不可以,但蔣秘沒有動手,甚至在營銷總內推的時候,當丁嚴的人選上來后,他撤回了自己的內推。
成念以為蔣秘在放縱丁嚴的野心,至于為什么,時間會告訴她答案,而眼下蔣秘的回復則是一個證明。
蔣秘在胡蘇的郵件上做的回復,但內容卻跳過了胡蘇。郵件指出分行人才濟濟,HR需要識人辨人,找到最適合的人。
這直接打了胡蘇的臉。
最適合,那就不是指定某一個人,識人辨人,就不能帶有個人情緒,用片面觀點全盤否認來決定誰上任,這是屬于HR的職責范圍,胡蘇越俎代庖了。
按照以往慣例,區域經理的決定權是在部門總手上的,但從胡蘇在會上提出來北區經理一事后,這件事的主動權就不在胡蘇手上了。
成念又將郵件看了一遍,長長地吁了口氣,她撥出了一個電話,簡單幾句寒暄之后說道:“當年憋的那口氣可算是出了?!?br>
當年蔣秘內推的人選,很湊巧竟然是成念的友人,而今天蔣秘也把這一巴掌還給了當年高調的處處想壓蔣秘一頭的丁嚴。
這件事更證明蔣秘不是一個怕事的人,所以她也認同大家將這件事判斷為事件,而這個事件,戲早就拉開帷幕,每個人都成為戲中人,既然如此,那就得好好地唱下去。
打印機吐出了趙靜陽的簡歷,成念單手抽出,不管她是驢子還是馬,只能成為胡蘇的靶子。
關于長江中文網 | 客服中心 | 榜單說明 | 加入我們 | 網站地圖 | 熱書地圖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鄂網文【2019】4555 271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鄂字5號 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鄂B2-20120044 鄂ICP備16020266號-5
客服電話 010-53538876 湖北省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百度統計
發表評論
溫馨提示:請不要從WORD中直接復制書評,會造成格式錯誤。
評論